NEWS
海德潤代工熱線
15572229688
海德潤聯系人
張經理
公司地址
湖北省隨州市交通大道1107號
金秋季節,秋高氣爽,氣溫冷暖適中,人體經過暑熱的消耗后,漸漸趨于生理平衡。人體各系統生理相應發生變化:出汗減少了,體熱的產生和散發以及水鹽的代謝也恢復了相對的平衡;消化功能基本恢復常態;心血管負擔減輕,人體能量代謝達到基本穩定的狀態,因而,機體到了一個周期性的休整恢復階段。但是,秋季來臨,陽氣日退,陰寒日升,氣候逐漸轉涼。入秋以后,雨水稀少,天氣干燥,中醫學認為“燥”為秋季之元氣。秋邪傷人,容易耗人津液,以致出現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、舌干少津、干咳少痰、大便干結、皮膚干裂等現象,此即醫學上所說的“秋燥癥”。
秋季由于氣溫多變,秋燥、秋乏、秋寒等氣候變化的影響,引起了人體一系列的生理變化,為增強人體調節機能,適應多變的氣候,在飲食上應采取應變措施,以預防上述各種疾病的發生。
秋季飲食營養原則
中醫認為, 燥為秋季的主氣,稱為 “秋燥”。 其氣清肅,其性干燥。
燥邪傷人,容易耗人津液,所謂“燥勝則干”,常見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、大便干結、皮膚干,甚至破裂等癥。秋季飲食究竟應怎樣養生呢?
1、防燥養陰。秋季飲食以防燥養陰、滋陰潤肺為準繩。古代最著名的營養專著《飲膳正要》中說“秋氣燥,宜食麻以潤其燥”,事實證明,多食芝麻、核桃、糯米、蜂蜜、乳品、甘蔗等,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。
2、少辛增酸。即少吃一些辛辣的食品,如蔥、姜、蒜、辣椒等,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,如廣柑、山楂、新鮮蔬菜等。因為肺主辛味,肝主酸味,以防肺氣太過,損傷了肝脾功能。
3、經常食粥。年老胃弱的人,可采用晨起食粥的方法以益胃生津,如百合蓮子粥、生地汁粥、麻仁栗子粥、杏仁川貝糯米粥、黑芝麻粥等。
4、適時進補。根據秋季的特點,除可適當服用一些維生素類制劑外,還可服用宣肺化痰、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,如西洋參、沙參、麥冬、百合、川貝、胖大海等。原則是宜滋潤,忌耗散。平素為陰虛體質的人,秋天更要注意養陰,可用中成藥,如六味地黃丸、大補陰丸等。
秋季飲食佳品
秋季是—個豐收的季節.秋季的美食不僅味道可口,而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。
秋季為燥氣之令,燥傷津液,人們會感到咽干鼻燥、皮膚干澀、口渴欲飲。故秋季的飲食,應以滋潤為宜,忌食過咸以及辛辣油炸之物,少嗑瓜子,飲酒不可貪杯,以防助燥傷津。以下是一些秋季飲食的佳品:
1、柿子
秋令佳品,首推柿子。古代醫書有云,柿子能補“虛勞”,就是說它有補益作用。凡感受到秋燥之“邪氣”者,會出現咽喉疼痛、口舌糜爛,甚至干咳;過去有肺病的人,有時也會咯血。對于這些情況,柿子都有很好的保健、治療作用。它能潤肺、止渴,在缺碘地區,常流行地方性甲狀腺腫,多吃也非常有益。柿子的果蒂,叫做柿蒂,既具有安胎作用,又可止呃逆。有的人吃了食物后容易呃逆,用柿蒂煎水喝有較好的治療效果。在柿子的外面,長有一層白霜,稱之為柿霜,如能收集起來,也可用來治療咽喉痛和口內生瘡,即便是食品店中買的柿餅也不失為治療咯血的輔助食物。當然,像任何其他食物一樣,吃太多的柿子也不好。特別是身體虛弱、怕冷、經常腹瀉、消化不良或咳痰甚多者應不吃或少吃柿子。至于民間傳說的“柿子不能與蟹同吃”,今已被現代科學所證實,因此吃柿子的時候,就不要同時吃蟹。
2、 紅菱
嫩嫩的紅菱十分爽口,能清熱止渴。出去秋游時,買一些生的紅菱吃,可以解除口渴、消除疲勞。不過,生吃的時候要注意洗凈,因為紅菱的的外皮上可能附有寄生蟲。將紅菱煮熟后食用,中醫認為有“益氣健脾”的作用,對消化系統頗有好處。近年還發現紅菱有一定抗癌作用。紅菱還可以作為糧食,只是吃多了容易腹脹。吃剩下來的菱殼不要扔掉,而應收集起來,曬干后可以作藥用。菱殼煎湯,能治療一般性的腹瀉、痔瘡和脫肛等。
3、百合
百合是秋季特有的食物。中醫認為,百合能補益心肺,有肺虛咳嗽、干咳無痰,或者因秋燥而感冒咳嗽者,都宜吃百合。晚上容易失眠、心神不寧時,也可以吃百合。百合中營養成分很豐富,有蛋白質、維生素、胡蘿卜素等,其中胡蘿卜素對防癌也有一定作用。吃百合的方法很多:可以當菜肴吃,如薺菜炒百合,先將薺菜切成末,與百合瓣共炒,稱得上是美味佳肴,特別適宜于肺病患者食用;也可煮粥吃,如百合與糯米制成百合粥,放上一點糖,不僅可口,而且安神,有助于睡眠;還可以用百合、蓮子和紅棗共煮成羹,當點心吃,也可補益安神。
4、 白果
白果一般在秋季采集。生白果含有氰的成分,有毒,所以不能生吃。熟食白果,則大有補益。白果的功效很多,對各種虛證都有補益作用。對肺病久咳、氣喘乏力者,有補肺定喘的作用。對體虛、白帶多的女子,有補虛止帶的作用。對年老力衰、小便清長、夜間尿多者,有補腎縮尿的作用。舊時婦女外出作客,怕時間久而如廁不便者,每次在出門前,服食白果,可免此煩惱。對內臟下垂、子宮脫墜者,多吃白果也有一定益處。白果作為菜肴,先要去掉殼和附在白果肉上的一層薄膜,甜、咸均不失風味。喜吃甜食的,可用白果肉煮湯,稍加糖即成。亦可與栗子、蓮心等共制成甜羹。它們制作方便,最宜老年體虛者食用。每日早晚各吃1小碗,內放10粒白果,注意不要多吃,多吃會腹脹。制作咸食,可紅燒,滋味甚美。與蹄筋等共煮,亦甚佳妙。平時吃素者,可以用白果、蘑菇、竹筍共炒,或者一起煮湯,味道也相當不錯。不過,雖然白果是秋令補益佳品,但消化不良、腹脹,發熱者不宜食用。
5、粟子
栗子也是補品。中醫認為,栗子可以“健脾”、“補腎”,其吃法很多。作為甜食,可以單獨煮湯吃。也可自制栗子粉,加糖和少量奶油、奶酪拌食,有如吃蛋糕的感覺。栗子與白果一同制作,或者再加百合,更是相得益彰。但栗子也不可多吃,否則會引起腹脹。
6、桂花
桂花秋高氣爽,丹桂飄香。桂花除了供觀賞之外,也是一種美味。將桂花收集起來,用鹽腌一下,再用糖漬起來,貯存待用。以后吃白果、蓮子、栗子或粥時,放上一小撮,香味撲鼻,更增食欲。
秋季疾病的飲食預防
為增強身體的免疫力,防止疾病的發生,秋天應多食些新鮮水果和蔬菜,適當補充維生素。
秋季天氣轉涼,晝夜溫差較大,氣候變化無規律,對體弱、有病史的老年人和身體抵抗能力較差的兒童來說,很難適應,會導致舊病復發或感染傷風感冒。對于一些從事特殊行業的中青年人,也會因秋天風大干燥而感到身體不適。總之,秋天是疾病多發的季節,但如能及時防治,增強機體的抵抗力,是能防止疾病發生的。
1、消化不良,夜尿過多
有消化不良,或夜尿過多者,可用山藥120克,洗凈去皮并切片,加大棗10粒和粳米50克煮成粥,而后加蜂蜜調味,每天早上吃1~2小碗。因為山藥味甘,含有脂肪、蛋白質等多種營養成分,故有滋養、強壯、助消化等功效。
2、高血壓、肢體麻木
高血壓、肢體麻木者,可將生葛根15~20克,另加棗10粒,浸泡后切片去核,加水適量煮湯。每天服兩次,每次1~2小碗,連棗同食,可起到治療此疾病的作用。
3、慢性咳嗽、腰腿酸痛、神經衰弱
有慢性咳嗽、腰腿酸痛等癥,或因用腦過度而致神經衰弱者,可將核桃仁1000克搗爛,加蜂蜜1000克調勻,用瓷瓶裝好密封,每天吃兩次,每次1匙,用溫開水送服即可。因為核桃性溫,有補腦、補腎、抗疲勞的功效。
4、失眠、記憶力衰退
可以用麥芽與面粉制成薄餅或麥芽糊食用。制法如下:用一碗干面粉加兩湯匙鮮麥芽(如用干麥芽可減半),加糖制成薄餅或糊狀,每天吃一兩片薄餅,或一兩小碗麥芽糊,均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,并有防治失眠和防止記憶力衰退的功效。
秋季飲食禁忌
在秋季,也應該注意一些飲食的禁忌,以免生病。
1、七月勿食生蜜,否則易中毒。蜜蜂采了有毒植物的花,釀成的蜜也是有毒的。我國有地區有大量的有毒植物,如雷公藤、昆明的海棠、南燭花等,來自這些植物的花蜜都含有劇毒的生物堿。而這些植物,大多在七月份開花,所以在七月不要吃生蜜,否則容易中毒,尤其是云南、四川、福建、廣西、湖南等地之人。
2、七月勿食雁。農歷七月雁要孵化幼雛,同“抱窩雞”一樣,其體內雌性激素分泌旺盛,此時的雁也比較瘦,肉也不好吃,吃了易傷人神。
3、八月后可食蟹,其他月份勿食。蟹味雖美,但最好在秋末冬初、下霜后吃。蟹在打霜前有毒,但在霜后即中秋后、重陽節左右,蟹肥食飽滿,且無毒,正是吃的時候。
4、八九月勿食姜,傷人神。姜性熱、味辛辣、辛主發散。八九兩月,正是中秋、晚秋,按內經“秋冬養陰”的說法,此時應食養陰潤肺之物以保肺臟,若多食生姜,易生秋燥而致咳嗽,而咳嗽耗氣傷神。
5、九月勿食犬肉,易傷神。狗肉溫熱壯陽,而秋冬宜養陰,但陰虛之人不宜多食狗肉,陽虛之人,但食無妨。
秋季護胃重“五養”
入秋以后,氣候漸涼,是胃病的多發與復發季節。傳統醫學認為,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,如果防護不當,不注意飲食和生活規律,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而出現反酸、腹脹、腹瀉、腹痛等癥,或使原來的胃病加重。
那么,秋季如何護胃呢?這就要重“五養”。
1、保暖護養
秋涼之后,晝夜溫差變化大,患有慢性胃炎的人,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,適時增添衣服,夜晚睡覺蓋好被褥,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。另外,胃病患者“秋凍”要適度,不要勉強挨凍而凍出病來。
2、飲食調養
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、軟、淡、素、鮮為宜,做到定時定量,少食多餐。
3、忌嘴保養
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,不吃過冷、過燙、過硬、過辣、過黏的食物,更忌暴飲暴食,戒煙戒酒。另外,服藥時應注意服用方法,最好飯后服用,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導致病情惡化。
4、平心靜養
胃病、十二指腸潰瘍等癥的發生與發展,與人的情緒、心態密切相關。因此,要講究心理衛生,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。避免緊張、焦慮、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。同時,注意勞逸結合,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。
5、運動健養
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征,加以適度的運動鍛煉,提高抗病能力。
“天涼好個秋”秋凍有講究
初秋暑熱未消,氣溫仍高,顯然“凍凍”無妨,無須急忙加衣。仲秋氣溫開始下降,雖涼卻不甚寒,這時是“秋凍”的較佳時期,尤其青壯年,穿衣要有所控制,有意識地讓機體“凍一凍”,以免身熱汗出,傷陰耗氣。晚秋氣候變化較大,早晚溫差增加,特別是秋冬交接之時,常有強冷空氣侵襲,以致氣溫驟降,此時若再一味強求“秋凍”,就會適得其反。 我國南北兩方因地理位置不同,在氣候上亦有所差異。一般南方秋涼來得遲,日間溫差變化不是很大,甚至入冬仍不甚寒冷,故不必過快添衣,并可適當延長“秋凍”的時間。而北方則不同,說冷就冷,白晝溫差大,因此切勿盲目去“凍”,以防感受風寒。
就人體而言,兒童為稚陰稚陽之體,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,自身調節能力較差,遇到寒冷刺激,身體會很快發生不良反應,誘發急性支氣管炎、肺炎等疾病。人到老年,陰陽俱衰,全身抵抗力下降,御寒能力減弱,寒冷刺激可導致支氣管和血管痙攣收縮,不但易致慢性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舊病復發,甚至有些冠心病患者出現心絞痛、心肌梗塞,高血壓病人發生中風。所以,小兒及老年人“秋凍”當慎之又慎!
如何預防秋燥
一到秋天,人們都有這樣的感覺,皮膚變得緊繃繃的,甚至起皮脫屑,毛發枯而無光澤,頭皮屑增多,口唇干燥或裂口,鼻咽燥得冒火,大便干結。這種種表現都是由秋季氣候變化帶來的。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,也易復發或加重,如支氣管擴張、肺結核等。因此,如何安度秋季,自我保健防秋燥就顯得十分重要。
一是及時增減衣服
立秋之后,晝夜之間的溫差較大,不宜赤膊露體,也不宜穿得太多,太暖。
二是多喝開水、淡茶、果汁飲料、豆漿、牛奶等流質
以養陰潤燥,彌補損失的陰潤,但喝流質的飲食,尤其是飲料和水等液體飲料時,飲用方法頗多講究、以少量頻飲為最佳。
三是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
秋燥最容易傷人的津液。多數蔬菜、水果有生津潤燥、消熱通便之功效。蔬菜、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,能補充人體的津液。另外,還可多吃些蜂蜜、百合、蓮子等清補之品,以順應肺臟的清肅之性。
四是少吃辛辣煎炸熱性食物
韭菜、大蒜、蔥、姜、八角、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,炸雞腿、炸鵪鶉等煎炸的食物,多食皆會助燥傷陰,加重秋燥。
五是重視精神調養
陰虛的人,肝火易旺,動輒發脾氣,這就是人們常說的“摟不住火”。肝火偏旺,久則內耗陰津。到了秋季,其燥象更為明顯。因此,預防秋燥的另一環就是要重視精神的調養,并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事物,以順應秋季收斂之性,平靜地度過這一多事之秋。
我們專業 專注 專心
只為客戶省錢 省心 省力
我們可以提供
成熟的產配配方
頂級的生產設備
嚴格的質量檢測
合理的加工費用
優質的產品品質
優質的全程服務
... ...您不必承擔
廠房設備費用
產品研發費用
生產質檢費用
維修損耗費用
... ...您能夠獲得
減少投資成本
節省人力物力
縮短上市時間
擴大利潤空間
產品品質成熟
市場回報快
... ...快捷通道:
湖北海德潤制藥有限公司 鄂ICP備19000174號-1
地址:湖北省隨州市交通大道1107號
業務咨詢電話:張經理 15572229688
郵箱:70629084@qq.com 企業QQ:70629084
公眾平臺